近年來,住宅建筑逐年增加且住房形態產生多階段轉變,居民對于室內空間的需求與審美要求也隨著生活質量提高和住房形態轉變而發生變化,人民安全健康也已成為當下的首要需求。雖然我國的室內裝修水平在逐步提高,但一系列問題仍是行業的“硬約束”。如何完善室內裝修領域的體系并利用設計技術的產品化,滿足民眾對于建筑室內裝修的需求,釋放未來既有住宅建筑的生命周期潛能,是我們一直探索的目標。
為什么要進行建筑室內空間的“革新”
1 住宅建筑存量及人口住宅需求逐年呈上升趨勢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城鎮住宅存量從不到14億平方米增至276億平方米,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從8.1平方米增至33.3平方米,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人均住房建筑面積提高近4倍多。
2 家裝行業總產值逐年呈上升趨勢
根據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的調查統計,2017年我國家裝市場總產值達到1.91萬億元,比2016年增加了1300億元,同比增長7.30%,較全國GDP增長速度高出0.40個百分點,且受益于城鎮化的推進、消費結構的升級,到2020年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2.30萬億元。
3 住宅建筑與住宅室內空間形態出現多階段轉變
從上世紀50年代的“二萬戶”磚木住宅,到70年代“筒子樓”,室內空間基本“無裝修”可言,由日常實用家具組成。而80年代我國的住宅房屋格局才出現變動,“單元房”問世并擁有獨立衛生間、廚房,且有的家庭通過鋪軟質地板膠、粉刷綠白相間的衛生墻達到室內簡裝的效果。進入90年代末期,“福利分房”制度取消,由此拉開“商品房”序幕,建筑室內居住空間得到細分,空間的布局流線設計開始有規則化,裝修風格“歐式奢靡風”也在此時期流行。到今日,“商品房”已成為中國住房形態的趨勢,住宅建筑形式日漸多樣化,高層住宅、復式、別墅等競相涌現,住宅建筑內空間則更注重戶型設計的多元化,裝修風格更為簡約、大氣。
4 住宅建筑室內空間裝修現存主要問題
現今的建筑業,施工人員水平參差不齊,裝修過程及后期污染巨大,裝修質量水平差、后期無法維護,新增住宅房屋增多導致裝修行業競爭力高利潤下降等問題,成為行業的“硬約束”。
5 疫情時代下,健康安全為首要需求保障
2020年,全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席卷而來,同時為我們今后的居住環境敲響警鐘。在阻擋病毒的同時,也要注重住宅室內環境問題,因為傳染性疾病短期直接可致病,而居住環境中的危險因素對健康的損害是累積性的。
6 建筑工業體系下,裝配化變為內裝的發展主流
2016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2017年12 月12 日,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國家標準《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2020年已啟動編制《裝配化裝修技術體系發展指南(居住建筑)》??梢妵艺谌嬷笇Ц鞯匮b配化裝修技術發展,引導各地加大力度開展裝配化裝修實踐,進一步提升建筑品質和人民群眾的居住幸福感、獲得感。
結局與展望
建筑室內裝修的革新與發展是我們建筑行業在過去、當下以及未來不斷需要探索和實踐的主題,探索的出發點始終堅持以人的需求為中心,結合當下社會現狀及利用產品化設計技術理念,滿足居住者對“家”的期待和幻想。未來我們將以多年研發與落地的內裝工業化技術為有力支撐,在住宅建筑領域持續創新,為推動我國住宅產業化發展及高品質住區提供持續的助力。